這篇要介紹 亡靈書(死亡之書)


宗教信仰對古埃及人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們崇拜神祇,相信來世,
因此在死後有整套細緻繁複的墓葬習俗

基本上的流程如下:
①將亡者製成木乃伊
②為亡者執行開口儀式
③選用葬禮祭文伴隨亡者進入永生之境
④選擇前往永生之境所需物品陪葬

在古埃及時代,有關喪葬的重要宗教文獻如下:
①死亡之書(Book of the Dead)
②通道之書(Book of Gates)
③來世之書(Amduat)
④巨穴書(Book of Caverns)
⑤Litany of Ra

《死亡之書》、《通道之書》與《來世之書》。這三部文獻各自有其典源。
前兩部起源於古王國時期第六王朝之後的「金字塔文」與「棺木文」。
而《來世之書》則另有來源,目前已知最早的《來世之書》就是第18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三世主棺室內的壁畫版本,
但由於《來世之書》講述的是太陽神「拉」(Ra)重生的過程,
所以一般認為其內容應源自古王國時期的太陽城「昂」(On)。
昂的遺址位於現今開羅的舊城區,昂在希臘時期稱為「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
這裡是傳統太陽神信仰的中心,也是太陽神信仰的起源地,傳說古埃及最偉大的太陽神拉就誕生於此。

 開口儀式 

祭司會在墓室進行開口儀式,讓亡者在來世能吃喝.呼吸與說話

✪為何需要執行開口儀式?
①古埃及人相信死後及來生仍需要吃喝,說話,呼吸及觀看一切
②幫助Ba(包含心與個性)逃離亡者肉體,才能與亡者的Ka(生命力與能量)結合,
 達到靈魂永生的Akh狀態

✪開口儀式如何進行?
先用水及薰香為亡者執行淨化儀式
接著由披上豹皮的祭司象徵Horus,此時會將木乃伊直立,
用小指象徵性的在亡者嘴部比劃,使其在來生能呼吸跟說話
此動作也會在眼睛跟四肢重複,讓靈魂能看見跟移動

 亡靈書(死亡之書)(Book of the Dead)

新王國時期開始被廣泛用於喪葬,含有可以協助死者通過死亡之地Duat前往來世的咒語

《死亡之書》是為了教導死者在前往陰間途中,如何保護自己,避免路上妖魔的危害;
以及審判時如何應答42位神明的問題,甚至愚弄神明,而產生的咒文、或可誦的文章。
舊王國時期, 是和圖像一起刻寫在墓室的牆壁上的「金字塔文」
到了中王國時期則寫在棺內,因此又稱「棺木文」。
最後在新王國時期,則演變為卷軸式,寫在莎草紙上放入棺內。

現存的莎草紙本《死亡之書》有許多版本。
一些墓主甚至會自己選取文字創造《死者之書》。
一般來說它們是以聖書體或僧侶體來寫著在莎草紙上的,

並附有描繪死者和其前往來世旅程的插圖。

《死亡之書》目前得知有192條咒文,但沒有任何一個版本有完整收錄
這些咒文大致可分成四類:
①亡者走入墓穴深入陰間,身體重新獲得力量與說話的能力
②解釋與介紹眾神與陰間,讓亡者能跟隨太陽重生
③亡者搭乘太陽船遨遊天際,在晚間抵達陰間晉見Osiris
④經過審判,亡者重獲力量晉升為神之行列

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咒語,
內容大意是說人死後要在陰間之神Osiris之前接受審判,
他必須謹慎地否認一切可能犯的罪行,
並且一一說出陰間的42位判官神的名字,
這樣就可以被判無罪而進入永生之境。
由死者的否認中,
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埃及社會中一般的社會規範和道德標準,
因此死亡之書不但是一份宗教文獻,
也是有關社會和思想的重要材料。

大英博物館館藏阿尼的莎草紙死亡之書(Papyrus of Ani)保存完整,
其中最著名的場面就是:秤心儀式
描寫了人死以後須經神祇的評判方可進入天堂的故事

儀式秤心.jpg
阿尼站在大型黃金天秤之前,天秤兩端分別是阿尼的心臟與與正義女神瑪亞特翅膀上的一根羽毛,
胡狼頭人身的Anubis在調整天秤的精確度,朱鷺頭人身的Thoth等著紀錄測量結果
天秤上蹲坐的狒狒是Thoth的化身。
面對Anubis而立的男子「舍」和他上方人頭形的誕生之磚,是阿尼終極命運的兩種表現
心臟跟羽毛取得平衡,則說明死者生前積德,可享永生;
若心臟較重,則心臟會被鱷魚頭獅身河馬腿的怪獸阿米特Ammit吞噬,死者便不能進入來世。
圖左邊是阿尼與妻子正不安地觀看儀式的進行。
上方為12位神祇陪審團,由右至左分別為:
Ra-Horakhty, Atum, Shu, Tefnut, Geb, Nut, Isis&Nephthys, Horus, Hathor, Hu&Sia
整幅圖畫描繪了一個神與人共存的世界,反映了古埃及人對神祇的虔誠信仰。 

ani before osiris.jpg

阿尼很幸運,他的心臟被審判為純潔的
荷魯斯
Horus把阿尼帶去晉見陰間之神Osiris,Osiris給予他進入來世的最後批准,
阿尼進入蘆葦之野獲得永生的快樂

 通道之書(Book of Gates)

功能類似於法老的導航,讓法老能順利地通過冥界的入口以及提示隨之而來的各種考驗

主要是法老化身太陽神搭乘太陽船進行夜晚12小時的冥界之旅,
每個通道有不同的守護神,必須知道每個通道的守護神名字才能順利通過
遵照通道之書的指示,靈魂可以毫髮無傷地順利完成冥界之旅,
但不遵照通道之書的指示,就會遭受火海吞噬

✯想知道通道之書詳細內容請看這篇:2018埃及行前準備PART6【認識通道之書(The Book of Gates)】

 來世之書(Amduat)

描述法老的靈魂跟著太陽從西方的地平線消失後,經過12個區域,前往永生復活之路的過程。
目前看到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是圖特摩斯三世的墓室壁畫,是皇室專用的宗教文獻

✯想知道來世之書詳細內容請看這篇:2018埃及行前準備PART7【認識來世之書(AMDUAT)】

 巨穴書(Book of Caverns)

描述未通過真理審判者將遭遇的懲罰及通過真理審判者能獲得的獎賞,
可說是亡者的天堂與地獄指南

✯想知道巨穴書詳細內容請看這篇:2018埃及行前準備PART8【認識巨穴書(The Book of Caverns)】

 Litany of Ra 

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太陽神Ra的75種型態,
第二部分描述法老化身為太陽神或其他神祇。
發源於第18王朝,用來代表法老集王權與神權於一身的形象
自塞提一世使用於墓穴通道入口之後被廣泛裝飾於墓穴通道入口。

Figures form the Great Litany in the left-hand row

 

☀參考資料:

《來世之書》古埃及人重生信仰的聖經(上)

《來世之書》古埃及人重生信仰的聖經(下)

古埃及墓葬習俗

Ancient Egypt

Ancient Egyptian Religion: Book of Gates

The Afterlife

The Book of Gates as it appears on the Sarcophagus of Seti I

古埃及神秘的《死亡之書》:引導死者通往永生

Book of the Dead

The Book of Gates

The Egyptian Heaven and Hell by E. A. Wallis Budge

The Book of Gates by E. A. Wallis Budge

The Book of Am-Tuat by E. A. Wallis Budge

The Summary of the Amduat

The Litany of Re

《死亡之書》古埃及陪葬品

The Opening of the Mouth Ritual

The Opening of the Mouth Ceremony

Ships of the Gods of Ancient Egypt

The alabaster sarcophagus of Oimeneptah I., King of Egypt : now in Sir John Soane's Museum, Lincoln's Inn Fields

2017年01月號 HOW IT WORKS 知識大圖解 中文版: 深入絕地:超級無人機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 1月號/2017第28期 (電子雜誌)


♠埃及讀書筆記♠

準備要去埃及了嗎?請看【埃及入門知識懶人包】
想一窺神秘的帝王谷嗎?請看【帝王谷必看】
想看懂壁畫人物嗎?請看【認識古埃及神祇】
想知道符號意義嗎?請看【認識古埃及符號】
有聽過死亡之書嗎?想看懂壁畫必讀【認識亡靈書(死亡之書Book of the Dead)】
墓室裡的壁畫到底有什麼意義?請看【認識通道之書(The Book of Gates)】
想了解埃及人的來世信仰,請看【認識來世之書(Amduat)】
認識墓室壁畫故事,請看【認識巨穴書(The Book of Caverns)】


我的埃及旅遊日誌♬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行程總覽篇】+【旅行後記】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跟團住宿篇】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跟團美食篇】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2 初訪紅色金字塔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3 吉薩金字塔之騎駱駝驚魂記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4 阿斯旺艾西斯神殿+滿天星斗阿布辛貝聲光秀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5 阿布辛貝神殿+努比亞風帆船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6 帝王谷實記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6 路克索東西岸風情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7 熱氣球福不福+卡納克神殿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8&9 紅海潛水艇+沙漠吉普車飆沙+貝督因人村落
2018冬季跟團去埃及【埃及印象】DAY 10 開羅博物館

arrow
arrow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